您好,欢迎您来到在线捐赠平台。 客户服务 登录 注册 去往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官网

项目推荐

走进大山,去看看那个让我牵挂的孩子!

从来没想过

有一天会这么牵挂一个地方;

会想要走进他们的生活;

原本偶然的遇见

竟成了心里的寄托

2015年底,因为偶然看到“加油一起成长”,感动于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故事,我成了一名月捐人,在收到扶贫基金会寄来的孩子的资料和联系方式之后,正式拥有了一个远方的孩子——迷迷

▲月捐人张宁


在工作之余,给孩子写信、随着季节变化给迷迷邮寄学习和衣服类物品成了我2016年一直坚持的事情。


2016年9月的一次探访机会,让我有机会走进大山,去亲眼看看我牵挂的孩子,感受他们的生活。


走进威宁,探访初印象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山,走进那个已经牵挂了快一年的地方—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2017年5月探访报名已经开启


当知道要去探访时,我的大脑中已经开始了关于威宁的种种想象,关于少数民族、关于大山,关于孩子们,就像一次旅行,也像一次探亲,我真的满满期待!


“巡山”之前,来碗当地的特色小吃“羊肉米线”做晚餐~


威宁县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街头有各种马铃薯小吃,烤马铃薯,炸马铃薯,满街飘香~由于是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走在县城街上可以很容易看到头戴纱巾的回族妇女。


初到威宁,听着工作人员讲解关于大山深处的种种情况,品尝了县城的特色小吃,大伙儿更加迫不及待。


随着进山的车发动,这趟探访之旅慢慢拉开帷幕,从县城到大山深处,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


边区多故事,只等人认真听


一路阴雨,连绵群山让我对“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有了切身体会。


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探访的第一个目的地——石门小学。


校长为我们介绍了这所小学的历史,短短的讲述让我们惊叹:原来这大山深处还有这样的传奇故事!原来教育一直都很重要!

公元1905年,一个名叫伯格理的英国人来到了贵州毕节市威宁县的一个名叫石门坎的小山村,因为当地苗人的请求,伯格理决定留下来帮助苗族孩子们。他带来投资,盖起了学校,就是如今石门小学的前身,免费招收贫困的学生。石门小学是当时全国第一所双语教学的学校。同时,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他修起了足球场,还建起了男女分泳的游泳池。伯格里的到来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成了“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


百年前的教育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持续,因为偏远闭塞,石门小学还在努力追赶旧时的辉煌,作为月捐人的我如今也成了一个小小的“伯格理”,还有机会走进大山,亲眼看看自己每月的捐助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了什么改变。


在与校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目前国家对于山区学校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很多的支持政策,学校的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目前,学校最需要的扶持还是师资力量方面。期间,我和一位教授一年级和六年级综合课程和数学课的陈老师攀谈,他已经在石门小学教了10年书,他说,对于我们这些教师而言,最需要的就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老师们的办公室


后来我们去的另一所学校——抹倮小学也面临同样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抹倮小学创建于1986年,无围墙、无校门,2009年重建后2010年投入使用。现有202名学生,教师11人,大专学历9人,本科学历2人,高级职称3人,一级教师3人,初级教师5人,学校共有6个教学班。也许建校不久,抹倮小学的硬件条件比石门小学略差些,只有一块很小的操场供学生们进行课外锻炼。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和另外一名探访者一起给四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节音乐和舞蹈课。孩子们都很活跃,课堂上的互动很多,有生以来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紧张感也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慢慢消失了~

给孩子们上课


下午,我们参加了一节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乡村教师提供的培训课程“加油课堂”,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和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做了游戏。

▲2017年5月探访报名已开启


加油一起成长”通过培训当地老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让老师们能够给学生上精心设计的户外课程,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自立自信、沟通能力。


也许我们力量有限,但是看到这些学校和孩子们的改变,真的满满感动,有那么多人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孩子们搭起通往未来的路,一起努力让这个曾经的“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复活,真好~


见到我的月捐孩子


此次探访刚好有我所对接孩子的学校,能够去她家里看看,跟孩子见见面于我是一种极大的幸运,终于可以见到那个在信中、电话里一直联系的小姑娘了!


家访中,我详细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状况。迷迷家里共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子),爸爸虽说在外地务工但是工作不稳定,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妈妈耕种的玉米和土豆。

见到迷迷,感觉孩子很腼腆,平时电话里就很少和我聊天,总是大姐和我讲一些家里的事情。

迷迷和姐姐


看到孩子墙上获得的奖状我非常开心,迷迷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在电话里或写信时,我总是鼓励她,要好好学习,不要担心未来,阿姨会尽可能提供帮助的!


这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了午饭——“火锅”,将众多菜放进锅里煮,一碗米饭,一份辣椒粉蘸水,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这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知道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家常饭。


短短三天,从县城到山里,从学校到迷迷家里,时间空间变换,匆匆如电影般闪过的一幕幕让人感慨,有些不舍,有点牵挂,原来,一不小心,这个异乡异域竟已经刻在心里了。


从北京到大山,远的不只是距离


回到北京,我的心情一直很难以平复。


如果不是我有机会走进大山,我无法亲身感受到同样的蓝天下如此截然不同的生活。


如果不是我因偶然的机会加入“加油一起成长”,成为月捐人,我从未想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可以为这些孩子做真正帮助到他们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参加了这次探访活动,我不会如此真切地感受偏远地区的生活,不会进一步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尽公民的责任。



威宁之行后,我更加坚定了信念,我愿意用我可能的力量将公益活动一直做下去,让爱心与责任一起前行!


百年前,

英国的伯格理走进贵州的深山,

本是采风游玩的他

感动于苗人对教育的渴望,

于是选择留下来办教育,

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地方。


如今,

那么多月捐人愿意伸手

为远方的孩子付出,

为他们撑起走向未来的路。


同一片天空下,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

不变的是

一颗富有爱与责任的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4号楼一层101 邮编:100191

咨询热线:010-62655199 投诉热线:010-62657336 总机:010-82872688 传真:010-62526268

客服邮箱:fuwu@fupin.org.cn 网址:www.yuejuan.org.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保留所有权利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859号

京ICP备11037836号-10